仪器网

登录

教改,让科研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9-12-26 10:46:233818

来源:仪器网

  【仪器网 时事聚焦】转眼间,2019年即将进入收尾阶段,从高校企业到部门机构也开始陆续进行年终总结的工作,各式各样的年度“关键词”也开始在网络传播开来。尽管每年的年度词汇都有所差别,但是有几个词语即使不上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比如“教育”。
 
 
  随着教育部党组对部属各高校党委印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教改成为了2019年被频繁提到的内容,而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高校科研管理自主权的逐步落实,高校科研也迎来了崭新的面貌。
 
  当然,作为一个旁观者,其中的细枝末节我们没有权利去评价,但从一个仪器人的角度来看,教改,切切实实的让我国科研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事实上,建设教育强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如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国家已经很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型人才也逐年增加。但是与整体基础像对立的是我国在创新教育上的短板。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实用性成果被其他国家认同且重视,但是如果深入考究,会发现其中牵涉到的核心技术并不完全属于我国。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即使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移动便携支付,其中牵涉到的二维码等核心要素,却是诞生与其他国家。
 
  因此,随着我国对于自主科研实力的重视,教育也开始侧重于在科研创新方向上的投入。那么具体体现在哪里?首先就是资源侧重。这并不仅仅体现在知识领域上的侧重,还包括了在人才投资上的重视。关注新闻的人应该有所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中,媒体曾多次报道了大学生适当增负的相关内容,其重点是希望学校重视人才教育,高校所培养 “毕业生”的前提是“学生”,什么意思?就是要确保受到教育的学生拥有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约束的能力,而不是虚度光阴蒙混过关的求个文凭。
 
  那么这对于科研有什么意义?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参与到科研中提供新鲜血液。传统的教育中,所培养的人才多少会倾向于应试教育,规范化的教学思维带来的便是投机取巧。但是,随着教育开始有所侧重,兴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高校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仅仅为了毕业的盲区,自然实用型人才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
 
  说白了,如今的教育体制带来的,不仅是更严苛的审核体制,更重要的是,鞭策学生更主动地去接触知识,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内容。对于科研来说,这无疑为未来科研力量提供了有效的筛选与助理。未来我国的科研,应该会有更加显著的进步。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

上一篇:当科技与文创结合 交融出更好的未来

下一篇:为道路去冰 除了清理还有预防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