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24年1月取得的科研新突破!
- 2024-02-26 15:43:021343
来源:化工仪器网
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影响着科研与开发的质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起着保证和平衡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复旦大学科技工作者持续取得多项成果和突破。部分科研成果如下。
物理学系徐长松、向红军课题组提出了分数量子铁电性的新概念
物理学系徐长松青年研究员课题组和向红军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分数量子铁电性的新概念,突破传统铁电性定义,极大拓宽了铁电体的范畴。他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该工作不仅解释了实验已观察到的单层α-In2Se3中令人费解的面内极化现象,还预测了具有非极性点群对称性的Td(F-43m)相AgBr的极化现象。该工作突破了传统铁电体概念的局限,打开了铁电材料的新领域,拓展了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和应用。相关成果以“Fractional quantum ferroelectricity”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物理学系谭鹏课题组在二维至准三维胶体晶体结构的限域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物理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谭鹏教授课题组与海外课题组展开合作,研究了平板约束对二维至准三维胶体晶体结构的影响,并阐述了系统由约束态到体态的动力学形变机制。该研究通过引入软的、长程相互作用为理解和操纵二维至准三维胶体晶体结构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成果以“Phase Reentrances and Solid Deformations in Confined Colloidal Crystals”为题,在线发表于Phys. Rev. Lett. 。
现代物理研究所米赵宏报道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透射型薄膜闪烁体探测器
现代物理研究所米赵宏青年研究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院士和Andrew Bettiol副教授合作,报道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透射型薄膜闪烁体探测器,用以开展实时单质子计数,并从实验上发现了该闪烁体对质子的高灵敏响应得益于质子诱导双激子的产生,相关成果以“Real-time single-proton counting with transmissive perovskite nanocrystal scintillators”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俊课题组实现钙钛矿微聚焦光学微腔的高性能单模激光
信息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王俊、吴翔、赵海斌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制备出具有微纳光场约束功能的零维钙钛矿光学微腔,成功实现了微米尺度上的高品质因子(Q)单模激光,以及线性和非线性(双光子)光泵浦的激光发射。实验上取得了Q因子为16700、偏振度为99.6%、Purcell因子为11.40的高性能单模激光发射,超过了当前大多数钙钛矿微腔激光的表现。
该成果在光芯片的集成光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提升激光发射速率与光场局域化之间的协调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 Q-Factor Single-Mode Lasing in Inorganic Perovskite Microcavities with Microfocusing Field Confinement”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微电子学院陈琳课题组提出面向“感存算一体化”应用的光电神经形态器件技术
微电子学院陈琳/孟佳琳报道了一种具有自整流特性的全光学调制电导的忆阻器阵列。研究团队成功通过纯光学脉冲信号调制实现了人脑中突触功能,包括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变和学习遗忘行为,显示出阵列在光学信号刺激下的感知和学习能力。这项工作对光电神经形态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能性。相关成果以“Self-Rectifying All-Optical Modulated Optoelectronic Multistates Memristor Crossbar Array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
材料科学系步文博课题组报道了新型纳米光电容电极用于高时空分辨率神经调控
材料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步文博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筹)金大勇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合作团队,设计制备了一类可响应近红外光且具有高电子分离和传输效率的新型纳米光电容电极,以较低侵入性方式实现了对单个神经元的高时空分辨率精准调控,为新一代神经调控模式应用于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并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on-Faradaic Optoelectrodes for Safe Electrical Neuromodulation”的研究论文。
(资料来源: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