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执系统MES应用问题解析探讨
时间:2014-12-14 阅读:195
(一)如何顺利推进MES的应用
MES是面向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的软件, 从厂商和用户角度来说,相比其他企业管理软件,有以下不同:
1. 从厂商角度来讲,首先要保证产品功能实用、适于推广、按需而变,要建立一支掌握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并具备丰富经验的实施团队,在企业管理方面要注意处理好研发、销售、咨询、实施、服务等环节的关系。
2. 从用户角度来讲,由于MES所需要的数据更加详细具体,时效性也更强,因此MES实施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就要求应用企业必须做好知识、组织、资金等准备,并且落实正确的MES软件选型、应用和实施策略。
有关这个话题,很多同行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本人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历,就一些个人认为在MES产品研发、项目实施等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谈一下个人看法。
(二)MES软件需要解决产品通用性与需求个性化的矛盾
生产过程是企业管理中个性化zui明显的部分,制造型企业存在不同的生产模式(例如:批量生产,单件小批生产),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ETO,ATO,MTO),不同的类型(流程生产,离散制造)。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差异很大,例如离散制造可分为电子电器制造、重型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等,离散制造的车间又可以分为装配、加工、热处理、板金等车间。因此,在具体MES应用时必然会存在行业性和专业性方面的特定需求,而且这部分需求所占的比例较ERP等软件要大得多,MES厂商需要不断总结和提升,以提高其产品的通用性程度,方便在不同行业中推广使用。有关这个话题,本人认为可以采用“原型起步,推出系列,整合平台”的解决方式,详细内容请见拙作《欢迎投掷西红纸:MES产品的发展策略》。
(三)MES软件产品要具备集成与独立的双重特性
所谓集成性,就是要求MES能够实现与上层事务处理、下层控制系统以及其他现存系统的集成,避免出现信息不共享而引起数据冗余录入的现象。
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不意味着MES要失去应用的独立性,相反在强调对外集成和内部各模块之间数据共享的基础上,要增强MES系统的动态调整功能,以满足国内生产管理过程多变复杂的特点,特别是要提供异常处理流程,以增强MES系统的鲁棒性。
(四)MES软件需要灵活处理各种信息来源
MES的用户多处于基层现场,这些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较缺乏,因此软件的便捷性和易用性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能否直接应用底层系统的数据、充分减少信息录入的工作量、提高现场数据采集效率,是MES软件的关键性技术指标,MES软件厂商在产品规划方面必须考虑现场数据的采集频率和效率,提供各种的信息采集手段及方法,比如指纹识别技术、条码技术、IC及射频技术、PCS集成技术等等,降低现场人员的数据录入量,减少现场人员的抵触情绪。
另外,企业应用MES的过程往往采用分布实施策略,随着各种信息系统的增加,势必对已建立的MES系统提出新的调整需求,就是要求MES具备按需而变的动态重组性。因此,MES厂商必须从管理学科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运营模型,积累各种*管理实践,形成系统性的制造管理知识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参考ISA-95等标准,对MES软件的功能体系、系统模型、数据流体系、业务过程约束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符合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配置系统的MES体系结构,应用面向中间层的业务过程组件技术,开发各种BOM映射和产品数据流的业务过程处理构件,使MES系统具备良好的可重构、可重用和可扩展性,zui终使MES产品具备低成本部署的特性。
(五)企业应用MES需先做好“精神准备”
一、管理基础问题。MES的成功应用需要很多基础条件,比如:生产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完善的编码系统,CAD/PDM系统对BOM数据实时更新等等,如果不考虑MES的这些基础条件,而试图通过MES去解决企业生产管理的表象瓶颈问题,则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阻力。
二、全员重视问题。企业领导往往更加重视有形资产投资,近几年笔者接触的很多企业在生产自动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但如果缺少MES等管理系统的支持,还是达不到整体优化的效果,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能够高瞻远瞩,充分考虑MES系统在运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另外,和其他信息化建设项目不同,MES系统需要现场人员的参与,而MES对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较高,数据的不准确会严重影响MES的实用性,改变工作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必然会增加现场人员的工作量,如果现场人员不能够对此达成共识,就容易对MES系统实施失去耐心和热情,zui终导致MES系统实施的失败,因此充分得到现场作业人员的配合是MES成功实施的关键。
三、闯关精神不足。有些企业在进行MES项目建设时候,往往不研究MES实施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是报有“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来进行MES实施,建立的项目小组没有强力人员的参与,这些都会引发MES项目的失败。
(六)MES系统选型阶段注意事项
1. 明确项目需求
系统选型首先要做好需求的确认工作,特别是用户方,要先确认自身的管理问题,在项目论证的过程中取得所有部门的共识,只有明确了系统实施立项的可行性,才能为下一步着手进行MES产品选型提供支持。
2. 产品技术澄清
在选择MES产品的过程中,要注意产品与管理要求的吻合性,特别是注重选择曾经在本行业或相似生产类型中应用的成熟产品,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实际产品的现场测试,通过对比观察各种同类产品的功能。用户不能听从厂商的引导,盲目选择功能强大、技术*、投资过大、近期无法使用的产品和方案,鉴于制造管理的特殊性,建议选择功能简洁、使用方便、迅速见效的产品。
3. 全面评估项目
由于MES系统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选型过程中,双方都要本着选择长期战略伙伴的角度评估对方的能力。对用户来说,除了要了解产品与企业需求的贴切程度,更需要了解软件供应商的实力,包括开发能力,实施能力,系统服务能力,系统升级能力。对于厂商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仅仅为了拿到订单不进行项目的风险分析,也可能会造成项目的失败。
(七)MES需求调研阶段注意事项
在本阶段zui重要的事情是流程梳理、明确目标、实施准备和评价标准。
所谓流程梳理,就是指供应商要协助企业做好业务流程的分析和完善,要想充分发挥MES系统的功效,需要完善好与MES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工作,其中包括车间环境、职责分工以及人员保障等方面。应结合*管理思想要求,对车间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改善,优化部门职能,减少无效管理流程,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从而保证实施MES系统的目标实现。
所谓明确目标,就是要以需求分析报告的形式,明确本次工程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该报告除了要对技术实现细节及功能细节做好系统阐述外,还要对时间计划安排,软硬件配置要求,数据准备内容做好说明,根据车间实际情况,要对具体的现场数据采集手段以及与实际企业其他现有系统集成等情况做好说明,此外还要对项目实施资金落实计划等情况做好说明。该报告作为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日后系统测试,验收工作提供依据,是项目是否成功顺利实施的可量化的标准。
所谓实施准备,就是指用户要明确各种准备工作,比如数据的格式、范围和时间要求,硬件网络设备的准备等等。
所谓评价标准,就是除了明确MES系统所覆盖的软件功能,还要明确所带来的管理效益,例如:效率的提升、成本的减少等等。要形成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并确定内部项目组成员的绩效考评体系,以此推动项目管理责、权、利体系的建立。
(八)MES软件定制阶段注意事项
1. 软件供应商和用户要重视定制功能的确认工作,这一点将来要涉及后续的服务效率,用户需要注意定制工作量的增加的确是满足了现实需求,但是也必然会提高供应商的维护成本,因此要面向未来通盘考虑,以保证自身业务的可延续性。
2. 为保证实施顺利进行,用户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避免因为准备工作的拖延,而导致的整个实施计划的延迟。
(九)MES系统实施阶段注意事项
1. 对用户来说,在实施阶段要配合供应商做好数据迁移工作和软件功能验证工作,就使用中需要的制度和规范进行制定和发布。
2. 对供应商来说,要特别重视知识的转移,重点抓好培训工作,MES系统实施涉及到企业IT人员、车间管理人员、车间现场操作人员等,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各类人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各有不同,因此软件供应商不能忽略对各类人员的培训。培训大致应该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硬件使用培训、系统管理员培训、产品使用操作培训等内容,有效的培训交流是项目顺利推行的基础。
3. 在实施过程中,双方要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体系,就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归类确认,找出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并对问题解决的时间节点进行落实和跟踪。
(十)MES系统试运行阶段注意事项
1.在试运行阶段主要验证的是业务运转的可行性,因此数据导入要适量,可以按照某一个产品型号、或某一条生产线的方式来运行,从而减少试运行用户的工作量。
2.厂商要注意系统切换的平稳性。在试运行初期存在新旧工作方式并存的现象,建议在系统切换过程中,要做周密的计划,甚至进行切换模拟,避免影响用户业务的开展。可以考虑按软件模块、用户群组、或者业务流程顺序等方式进行渐次导入。
3.在试运行阶段,厂商要合理分配用户方人员的精力,可通过由点到面的方式逐步进行,防止出现工作量短期剧增、导致现场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影响系统实施效果,切记:用户效率低不意味着不配合,要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4. MES的实施是一项管理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系统的应用和导入,因此在试运行阶段,用户要做好将相关制度、法规的出台,并保证制度的落实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