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材上了消费者餐桌 是什么给了它们可乘之机
- 2021-08-23 15:06:254394
来源:仪器网
【仪器网 食品检测】食品安全是维系人民生活健康的关键之一,而其本事又可以分为很多层面。简单地来说,食品安全的目的是保证食品本身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大众吃了之后可以确保身体的健康不受到影响。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还涉及到营养价值以及加工工艺、运输方式等多个环节。因此,现代观念中的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保障食品安全是民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许多细节化的工作,也为大众了解食品安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保质期便是其中之一。保质期指的是在指明的储存条件下,食品保持品质的期限。
一般来说,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会直接印刷在包装袋上,供消费者参考。同时,如果在保质期内,因为使用产品存在品质问题导致消费者受到伤害,厂家需要对此负责。因此食品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同时也是消费者享有维护自身食品安全权利的体现。
而生鲜类产品,其保质期一般是由产品的成熟度(果蔬类)或者宰杀时间(鱼肉类)以及保存环境决定的,一般来说,超市购买的生鲜类产品,在包装时会在包装上印刷上售出日期和保鲜时长,而农贸市场则会公示相关食品的上市时间。此外,得力于近年来不断深入的食品安全教育推广工作,针对生鲜食材的保存以及保质期,大众也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过期食品、过期食材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近日,国内某主打肉蟹煲的连锁餐饮品牌爆出了“食材新鲜”问题背后的乱象。例如门店承诺现杀活蟹,却使用了前一天宰杀好的“隔夜蟹”;变质的土豆简单加工后继续使用;提前煮熟的肉品即便出现变味的问题,第二天仍然继续使用。而这些并非无心之举,报道中还提到这样的一段对话:“以后剩啥东西了,别说,要装不知道。领导不让说,因为不能让客人知道是剩的。”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义愤填膺,事实上,这个餐饮企业的部分门店还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我们这也不方便深入。但围绕违规使用过期食材、贩卖过期食品的问题,我们却可以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关于餐饮这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2018年7月便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其中针对餐饮服务场所、食品处理、清洁操作、餐用具保洁以及外卖配送等餐饮服务各个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和规范,并且该文件也于2018年10月1日起便实行了。
规范中明确提到过:烹饪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饪加工。但是,这次的事件,如果不是因为消费者举报,如果不是因为记者以及相关机构介入,如果不是视频把后厨一五一十地展示在大众面前,这种明知故犯使用腐败变质食材的行为,是不是就瞒天过海了?
当然,如今问题已经出现,群众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查处,有关部门也多半会就此事深入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监测,但是,即便如此,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能过去了吗?
事实上,包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在内,各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条例、规范给食品这一领域以及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贩卖的企业设立了一个底限,而这个底限的根本就是大众的健康。但是,即便如此,依旧有企业愿意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在这个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个法治时代,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实很悲哀。或许面对次,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强检测仪器尤其是食品快检类仪器的发展,加大食品市场以及餐饮市场的检测力度,用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来严惩那些投机取巧的企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