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

登录

升温逼近1.5摄氏度 科学仪器如何应对来自地球的警告

2020-08-10 10:16:543616

来源:仪器网

  【仪器网 能源环境】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生效,“将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成为了协定缔约方国家共同努力的目标。而我国也于2016年9月加入协定,可以说,巴黎协定的出现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气候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当然,《巴黎协定》的内容涉及到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的发展、经济视角的审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近几年来不同国家的加入以及部分国家的退出使得《巴黎协定》的话题性始终居高不下。
 
  客观的来说,尽管协定中给出的警戒线是2摄氏度,但是从1.5摄氏度这个进一步的目标来看,似乎1.5摄氏度更像是气候变暖问题下的危险界限。而糟糕的一点是,根据近日西媒的报道以及欧盟委员会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发布的数据,现在地球的气温比起前工业化时期,已经升高了约1摄氏度。而世界气象组织更通过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指出未来5年平均气温将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1摄氏度,且有可能至少存在一年的平均气温有2成的概率较前工业化时期增幅达到甚至超过1.5摄氏度。换言之,大量的数据以及自然变化已经开始警告我们,我们正在不断接近自己设定的温度警戒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失败,事实上,我们仍有时间就目前的气候变化状况做出改变,尽管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想的还要多。而针对那些可以改变的部分,科学仪器可能大有所为。
 
  提到升温,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温室效应,而提到温室效应,自然会联系到温室气体。事实上,《巴黎协定》第六条中直接提到了应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需要建立一个机制以及一个机构去监督。
 
  尽管,从实际实施的角度来看,这并非一件易事,但从技术层面分析,却也不是一件难事。
 
  目前温室气体的产生出去自然变化,主要还是来自于人类活动,例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饮食起居……而考虑到社会高速发展这一大前提,直接切断这几个环节中出现的温室气体排放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监管控制的标准仍然是量,用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概念来说就是碳平衡。
 
  想要做到这一点,自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不过不同领域涉及到的技术也不尽相同。像是工业生产中废气的排放往往集中且量巨大,因此从仪器设备的角度切入就更倾向于建设完整的工业监测体系以及能够集中处理废气的设备,例如工业废气挥发性气体在线监测系统。而像是交通运输中的废气排放实则是来自于汽车尾气,因此温室气体的排放相对分散,因此,想要监控因为尾气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产生,除了要在主干道路建立庞大的检测网外,还需要对不同车辆的尾气排放状况进行检测,使用的仪器可以是汽车尾气排放分析仪等。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如何仍是未知数,但是,如果从个人到集体再到固定组织,都可以独善其身,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治理变暖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百度百科、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贵州黔南机动车尾气监测“神器”即将试运行

下一篇:保卫水上蓝天 船舶污染治理还要注意3大问题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