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经验”引路!土壤修复行业有望健康发展
- 2018-02-28 09:00:094147
来源:中国仪器网 作者:禾春
【中国仪器网 本网原创】上篇《5.22万亿!土壤修复市场空间亟待释放》提到,我国当前土壤修复领域拥有5.22万亿市场空间亟待释放,但是制度的缺位、监管的失职以及技术的落后,使得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至万亿级市场的可能性比较低。德国鲁尔区土壤污染修复的成功案例,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下文将重点从制度、监管和技术三大基础出发重点探讨。
土壤修复(下篇)
制度先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在德国,联邦与各州政府都有关于土壤保护与污染场地治理的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从1998年以来,德国制定了《联邦土壤保护法》、《土壤保护和工业污染场地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尤其是1999年出台《土壤保护和工业污染场地处理条例》,对《联邦土壤保护法》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细化,尤其明确了土壤检测分析的技术要求和土壤修复的措施要求。经过多年发展,德国土壤修复政策已相对完善,而我国土壤修复政策体系仍处于逐步健全时期。长期以来的法律缺位导致违法成本偏低,使得我国土壤修复立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土壤污染治理更是“无法可依”。所以,加快土壤修复行业有序发展,需要“制度先行”。
从2008年提出《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开始,我国相继发布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场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土壤复垦条例》等一系列技术说明和要求,但土壤修复仍未入法。直到2014年4月《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才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将《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立法计划项目。经过近四年的修改完善,目前土壤环境立法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上述提及的“土十条”明确提出,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发布,更是开启了“以立法促使监管趋严,带动强制性市场以及专项资金支持土地市场”的局面。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年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8年1月27日)。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正式颁布。不过,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政策体系而言,我国的立法工作仅仅是个开始。后续还需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文件,真正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
监管升级:从点到线,从线到面
在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监管手段将促进土壤修复的规范化、标准化,结合起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土壤修复“先行者”德国在联邦、州、城市设立各级环保部门,承担土壤修复的管理工作。在地方城市的环保局下设专门的土壤保护局,具体负责土壤自然生态保护和已污染场地的监管。具体职责包括识别登记污染场地、调查土壤污染危害情况、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在土壤调查及修复治理的重要工作环节,地方城市环境保护局还会参与集体会商,凸显出德国对于土壤修复的重视程度。
对此,我国“土十条”也提出要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于我国土壤污染情况复杂,土壤修复措施多样,完善土壤污染责任追究机制和土壤修复全程精细化监管制度构建成为了土壤修复产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各级环保部门,然而只有少数地区制定了从土地污染识别、环境调查、风险评估、方案编制、工程实施到验收监理等全过程环境监管的程序和机制。如何从点到线,进而从线到面,对于我国来说尚属难题。对此,环保部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广东省韶关市、湖南省常德市等6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可预见的是,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将发挥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在改善地区土壤环境的同时,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良好的示范。
技术革新:监测先行,因地制宜
在土壤修复技术层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落后20多年。德国在实施土壤修复之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土壤污染情况监测和调查,登记并建立污染场地数据库。随后根据土壤不同污染特性,采用生物修复、化学处理、电动力学处理、植被修复、清洗土壤等等多种方法进行科学修复,同时结合地下水一并治理。这些经验体现出监测调查和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在“土十条”的政策号召下,我国环保部于2017年全面启动土壤污染详查工作,预期到2020年完成。详查有关技术文件编制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有序推进,各省(区、市)抓紧编制本地区实施方案。针对土壤监测,我国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和国控点位布设方案,确定2万个左右基础点位布设,覆盖我国99%的县、98%的土壤类型、88%的粮食主产区,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通过一系列监测和调查工作,我国土壤污染数据库在逐步建成,土壤修复工作有了信息依据。
与此同时,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起步发展,长期以来技术单一、体系不全、装备落后的问题在逐步解决中。土壤监测、修复和治理仪器设备迎来需求爆点,相关企业遇发展良机。永清环保等治理技术完备、资金雄厚的土壤修复强势推进,承担了一些重要的土壤修复项目。部分技术和装备已在项目中成功落地,积累下宝贵的土壤修复经验。这些修复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对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因为不同污染场地的土壤质地、污染情况以及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同,对土壤修复提出了各异的需求,只有具备完善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才能提供因地制宜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案。
小结:土壤修复巨大的市场空间仍然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蓝海”,但各路资本却在迈入市场大门之前停住了脚步,迟迟观望不前。有人说2017年是土壤修复政策的“爆发年”,那么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颁布,2018年将迎来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高潮。国内土壤防治先行区的建设以及修复技术装备的不断升级,更将逐步引燃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爆点。尽管土壤修复之路任重道远,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已指日可待,投资者未来也不必再持币观望。
(本文参考资料:北极星环保网、前瞻产业研究院、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