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师范大学,听王瑾教授讲述微流控技术与细胞成像的突破性进展
- 发布时间:2024/11/13 13:35:39
- 浏览次数:80
近期,《前沿视点》栏目组荣幸邀请到南京师范大学王瑾老师进行专访。王瑾老师为南京师范大学王琛老师团队科研骨干,已经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王老师与卓立汉光合作历程愉快且富有成效,本次专访将聚焦王老师团队的科研工作,为大家展现其科研风采。
科研风采展示,微流控与细胞成像前沿
王瑾老师目前在南京师范大学化科学院工作,她的团队与卓立公司紧密合作,专注于两大研究方向:微纳流控技术和细胞成像。依托王琛老师的深厚研究功底,团队在纳流控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巧妙地将纳米技术与流控设备融合,这一创新不仅拓宽了光学和电化学在生命分析及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边界,还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此外,团队还紧密围绕王老师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深入探索基于纳米探针的细胞分析技术。当前,他们的工作重心落在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与可视化成像上,力求通过创新的手段,深入揭示细胞内部复杂而精妙的信号传导机制,为生物医学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精密纳米探针:细胞内动态变化的监测利器
细胞成像作为生命分析与生物科学的关键领域,正逐步深化其实际应用。王老师在这一领域的核心工作是设计并应用纳米探针,这些精密工具能够精准监测细胞内物质的动态变化,并有效调控细胞的信号通路与传导过程。结合先进的光学分析技术,团队实现了这一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与监测,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起初,该方向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但近年来,其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团队致力于研发具有细胞调控功能的纳米探针,并确保其生物安全性,以期在细胞转染等实践操作中发挥作用。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还可用于评估药物的作用疗效,进一步推动了药物研发与生命科学研究的融合。
从依赖到信赖:国产科研仪器的崛起
王老师在博士研究期间,经历了从依赖进口仪器到青睐国产卓立仪器的深刻心理转变。起初,面对进口品牌仪器的功能完备性,王老师发现它们与具体研究需求间存在不匹配,影响了实验效果,这种无奈促使她不断妥协。受限于定制化的高昂成本与复杂流程,她难以按需调整系统,研究进程受阻。然而,与卓立公司的邂逅彻*改变了这一现状。卓立公司的专业工程师团队不仅响应迅速,更能深刻理解并满足王老师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这一转变不仅大幅提升了研究效率,更确保了实验结果的理想化,让王老师对科研仪器有了全新的认识。
尤为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王老师发现,卓立汉光等国产仪器在性能与效果上丝毫不逊色于国外品牌,甚至在性价比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不仅增强了王老师对国产科研仪器的信心,也让她对未来国产科研仪器的发展充满期待,希望看到更多优秀产品涌现,助力科研事业迈向新高度。
寄语卓立汉光25周年
王瑾老师表示卓立汉光产品的使用体验非常棒,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希望看到卓立以及以卓立为代表的国产仪器制造业,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在此卓立汉光25周年之际,王老师忠心希望“卓立汉光能够越来越国际化,在国际平台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结论
王老师成功地将纳米技术与流控设备融合,拓宽了科研边界,更在细胞信号通路调控与可视化成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生物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很荣幸收到以王瑾老师为代表的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对卓立汉光及国产仪器品牌的认可,对科研创新未来发展的美好寄语。
人物介绍
王瑾,讲师,研究方向为单分子/单颗粒光学成像用于单细胞生命过程动态监测及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纳流控生物传感。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Chem. Sci., Anal. Chem.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 1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