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完成3个专题报告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发布
- 2024-01-05 14:47:211173
来源:化工仪器网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科技部和中国遥感界积极应对全球变化、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项实际行动,也是践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年度报告工作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务实行动,充分彰显了我国以科技手段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
今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正式发布。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共同完成了2023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注重吸收空天领域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风云、高分、资源等国产卫星数据及国外卫星数据,保障了年度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3年是开展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2年,本年度完成了“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3个专题报告,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全球粮食供给透明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撑。
“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专题指出,全球土地覆盖变化显著,森林损毁和森林恢复均呈加速态势,不透水面持续扩张。
1985—2020年间,全球森林损毁速率由每年12.17万平方公里增加至28.4万平方公里,恢复速率由每年6.84万平方公里增加至19.89万平方公里,恢复速率仍低于损毁速率。全球森林净减少速率在2010—2015年间达到峰值,约为每年9.21万平方公里,随后略有降低。监测结果表明,全球在遏制森林面积加速减少趋势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全达到“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指出,近40年来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干旱减缓能力显著提高。
干旱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16个玉米主产区、12个水稻主产区、12个小麦主产区以及5个大豆主产区分别采取保障灌溉、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种植结构调整以及选用抗旱品种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农田的抗旱能力。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对各主产区种植面积中约57%的玉米、46%的水稻、55%的小麦和53%的大豆生产的不利影响。
“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指出,南北极冰盖与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量分别为26390亿吨、47390亿吨和3060亿吨,相应的损失率分别为1320亿吨/年、2370亿吨/年和150亿吨/年。
南北极冰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贡献呈加速状态。20年间,南北极冰盖与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总体贡献量约21毫米,约占同期全球海平面上升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格陵兰冰盖物质损失最大,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3.1毫米;其次是南极冰盖,贡献了7.3毫米;青藏高原冰川的影响微弱。
报告及数据集的发布充分彰显了我国遥感科技界对服务人类社会、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我国科学家通过在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设性地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未来,年度报告工作将继续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生命共同体持续贡献遥感科技力量。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