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守护未成年人 浅谈科学技术与居民生活的联系
- 2020-08-05 11:38:362954
来源:仪器网
【仪器网 时事聚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往往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使工具功能的不断提升,而科学研究所能触及的上限许多时候是科学仪器这类工具的性能来决定的,换言之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对于科研就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关系。而另一方面的体现便是在居民安全上的提升。
绝大多数情况下,技术的发展方向都会逐渐趋于民用,而在这之中,用于守护居民安全的科学技术又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小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监控,大到市场监管部门使用的光谱、质谱等;而它们作用的对象,可能是人群本身,也可以是我们购买的食品、用品,还可以是带给我们便利的电梯……
当然,也有不少的技术是直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的,比如我们手上的手机。不过,提到手机,不少人想到的还是拍照、通话、上网、打游戏等一些功能化的特点,却鲜少有人把手机和安全直接挂钩。事实上,如今一些运用在手机上的技术,直接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个人信息安全。
例如我们熟悉的人脸解锁和人脸支付的功能。现在许多手机都设置了前置摄像头,并且不少智能手机都开始支持人脸解锁和人脸支付的功能。但是这项技术的背后却并不简单。无论是解锁还是支付,其涉及到的信息安全问题都不可忽视,因此,实际上解锁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前置摄像头拍张照那么简单。
事实上,人脸解锁及相关功能的运行涉及到的是一个复杂的传感器系统,其中包括用于图像采集的光学传感器,还涉及到用于距离测量的距离传感器,有的安全系数更高的手机可能还涉及到红外传感器等额外的传感器模块,而正是一系列的模块共同作用,才保证了在人脸识别相关功能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而随着居民身份信息将人脸和指纹录入到信息库,以及相关产业直接与公安接网等措施的事实,人脸识别更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根据新华社相关报道的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平均有541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触发人脸识别,而在这之中,存在的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而被纳入防沉迷监管的用户高达89.05%。
事实上,这并非是第一次通过强硬的手段介入青少年互联网安全的问题,但是,通过人脸识别来来完成的背后更多的是技术层面来达到“强管控”的新尝试。不过目前这种方式也存在诟病——青少年安全背后的信息安全问题。
事实上,如果要通过人脸识别来完成青少年信息甄别的工作,就需要先获得用户信息,而一定程度上来说,软件获取用户信息本身就是一种侵犯使用者信息安全的行为。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第三方企业或者软件来说,他们是没有权利使用这种方式来完成用户甄别的工作,并且也存在大量用户是不愿意讲相关的信息透露给任何软件的,换言之,这种网络监管方式,尚且存在弊端,需要解决。
不过从好的角度来看,技术的发展终归是对居民生活产生促进作用的,从生活安全到信息安全,从群体保护到未成年人监管,未来的技术发展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