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求不断提高 创新谱写粗糙度仪行业新篇章
- 2020-01-02 11:17:18172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仪器网 行业要闻】1918年,人们在对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中,由于需要用更少的材料达到更大的强度,便开始对加工材料表面的刀痕及刮痕和疲劳强度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后发现,材料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表面性能有密切的联系,以此萌生了粗糙度的概念。随着人们深入研究和发展,专门测试材料等表面粗糙值的仪器被生产出来,称为粗糙度仪,又称为表面粗糙度仪、表面光洁度仪、表面粗糙度检测仪、粗糙度测量仪、粗糙度计、粗糙度测试仪等多种名称。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与非金属产品的加工表面的检测,现在的产品已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工作稳定等优点。
科技取代感官测量方式
粗糙度仪行业的历史不算悠久,可以说是科学仪器行业中的“新秀”。起初,由于测量困难,没有定量数值上的评定要求,人们是通过肉眼观察或用手触摸,对表面粗糙度做出定性的综合评定。至20世纪20—30年代,世界上很多工业国家还是广泛采用三角符号的组合,表示不同精度的加工表面。后来,为了更好地研究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度量表面微观不平度的需要,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工业大国的一些专家设计制作了轮廓记录仪、轮廓仪,同时也发明出了光切式显微镜和干涉显微镜等使用光学方法来测量表面微观不平度的仪器,为人们从数值上定量评定表面粗糙度创造了条件。
从30年代起,人们对表面粗糙度定量评定参数展开了研究。1936年出版了Schmaltz论述表面粗糙度的专著,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数值的标准化提出了建议。但关于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数值的使用,是从40年代各国的国家标准发布以后开始广泛被人们接受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与技术合作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我国对表面粗糙度的研究和标准化也愈发被科技和工业界所重视。为了改变国内表面粗糙度方面的术语和概念不统一的局面,快速达到与标准统一,我国等效采用标准化组织有关的标准,制订了GB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这一标准。乘着政策标准这一利好,粗糙度仪行业在我国飞速发展,现已应用广泛。
革新催生广泛行业应用
如上所述,粗糙度仪刚开始的产生是为了检测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而生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粗糙仪种类变多,功能也得到了细分。其中,触针式粗糙度测量仪比较适用于质地较为坚硬的金属表面检测。比如,汽车零配件加工制造业、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业等。各类加工制造行业只要涉及到工件表面质量的,对于粗糙度仪的检测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到加工工艺上,例如陶瓷、塑料、聚乙烯等,有些轴承现在就是用特殊陶瓷材料加工制作的,还有一些泵阀等零件是利用聚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这些材料质地坚硬,利用好其特性可以替代金属材料制作工件。所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与金属材料一样,也需要对其进行表面粗糙度值的检测。
现如今,粗糙度仪的技术和功能还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伴随行业深入的推广和应用,粗糙度的检测已不仅仅是以上材料所需,越来越多的行业运用的材料都被发现需求粗糙度的检测。例如机械加工制造、电力、通讯、电子等行业中粗糙度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除此以外,交换机上的联轴器、集成电路的半导体等生产过程中对粗糙度的评定也大幅提升了制造技术。甚至,人们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文具用品、餐厨用具以及人的牙齿表面都要用到粗糙度的检验。可见,粗糙度仪已经慢慢发展成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仪器。
目前,市场上较为普遍的粗糙度仪为传感器主机一体化的袖珍式仪器。该仪器具有手持、坚固耐用、抗电磁干扰能力等特点,无论是外形设计还是使用性能上,都很适宜在生产现场使用。粗糙度仪为生产带来效率质量双突破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发展技术,继续为快速变化的市场提供新的科技支撑。
近几年,纳米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给各制造行业增添了新气象,再加上机械、电子和光学行业的融合发展十分迅速,这些都对精细加工产品外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糙度仪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工作可谓迫在眉睫。面对需求旺盛的市场,粗糙度仪各企业应把握好未来的发展趋势,跟随市场的需求方向创新技术,增加研发团队力量,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希望粗糙度仪各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共进步的健康竞争局势,刺激科技研究,登上高峰,为粗糙度仪历史更新熠熠生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