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推动纺织行业信息化走向深化
时间:2014-12-16 阅读:278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近年来纺织行业成为我国发展zui快的产业之一,但也面临能耗、环境等严重问题,纺织行业如何来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
吴迪: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竞争力的产业,进入后配额时代后,面临诸如贸易摩擦、技术壁垒、节能减排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势在必行,实施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引起各方面关注。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就是要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了四项有关节能、降耗和环保的约束性指标,都要通过推进循环经济来实现。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可以将纺织工业整体上看作一个工业系统,其输入是各类资源能源,系统内是纺织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输出的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能源领域的重点是促进综合利用;生产制造过程强调绿色制造;对产品则要提高质量和绿色化水平;对废弃物要强化污染治理和推广回收利用。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方式,其目标是在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保证质量和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达到zui小,资源效率zui高,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实施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是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个大目标,其作用不可替代,在“十一五”将大有作为。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纺织行业MES的应用现状如何?目前纺织行业MES的实施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吴迪:与ERP相比,除了要求数据的实时性之外,MES必须与各行各业*的工业生产设备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更加鲜明。国内钢铁、石化企业研究开展了MES应用,形成了一些商品化系统,但是纺织行业的情形有很大不同。
就应用现状而言,纺织企业多年来应用的棉纺织厂自动监测系统、服装厂车间生产物流系统、印染厂生产过程集中管理系统等都属于MES的内容。由于长期被看作不同的应用系统,不能做到综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我国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设备改造,从而为MES应用带来契机。目前上的纺机设备,大部分落户于中国企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水平。纺机展上,全线的纺纱织布设备都配置了数据在线采集装置,并大多数配有计算机监测系统。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长期困扰纺织行业的生产设备数据自动采集问题,为企业实现生产制造管理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暴露了企业现有管理的不适应,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跟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纺织企业应用MES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要理解MES的理念和内涵,其次明确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因为MES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涉及车间生产制造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当的实施周期。要按照本企业的需求、实施条件、车间管理基础、人员素质、投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追大求全。
其次,企业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和条件,比如底层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是否带有数据采集接口;是否上了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当然,ERP并不是上MES的先决条件。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MES相对于ERP等管理系统来说,要复杂的多,但MES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系统,能为企业创造哪些增值效益?
吴迪:我认为MES与耳熟能详的ERP相比,尽管在纺织行业还比较陌生,但*是行业特点更加鲜明;第二,除了要求数据的实时性之外,MES必须与各行各业*的工业生产设备紧密结合,必须体现*的生产制造管理特点。所以不宜用“复杂”或“简单”来表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在2010年要重点突破和急待解决推广的28项关键技术中,第27项“纺织厂生产监测和管理系统”就是MES的重要内容,表明了行业的科技发展导向具有前瞻性。
在纺织业信息化领域,MES可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对来自ERP的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细化、分解,进行生产调度和物流调配,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系统(PCS)之间的沟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MES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快速反应的、有弹性的、精细化的生产管理环境,协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在制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制造、绿色制造的管理要求。与管理系统相比,其效益更加直接,更加易于估算。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和国外相比,我国的MES应用存在哪些差距?
吴迪:2006年的北京纺织机械博览会上的相关产品和技术基本反映了当前纺织行业MES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
国内厂商大多数搞监测装置,有些研制了监测系统,但形成产品的不多。参展产品主要集中在棉纺织行业和印染行业。其中北京希门和经纬纺机合作,其棉纺监测和管理系统冠以了MES名称;佛山航星、佛山华高的印染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日渐成熟,用户有较大增长;陕西元丰按行业规划的要求,着力开发织机监测管理系统,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清华大学和华科拓公司的纺织生产动态智能调度系统也受到广泛关注。
国外参展产品占多数,比利时巴可(Barco)公司将系列监测系统归入MES的概念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在纺织工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瑞士乌斯特(Uster)公司、洛菲(LOEPFE)公司;日本丰田(Toyota)公司、村田(Muratec) 公司都有相关产品打入中国市场。这些系统技术相对较成熟,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但对生产设备要求较为严格,有的只应用于本公司设备,而且产品和服务价格偏高,其实施服务能力也难以满足国内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国内市场推广一直进展缓慢。从另一方面看,国内应用企业的认识和需求还有待培育和提高。
尽管国内MES产品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国内纺织车间管理模式本身具有的国情,使得国内MES供应商能够提供更适合国内企业要求、更具竞争力的系统,从而超越国外同行。车间生产管理偏重于执行现场,相比管理系统项目而言,需要的管理数据更加具体,时效性更强,因此MES实施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国内供应商在项目实施和后续服务方面的优势更能得到体现,有很大的发展和超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