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仪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网免费会员

收藏

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3)

时间:2014-11-24      阅读:238

    《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3)》近日在京发布。2012年以来中国水务市场异常活跃,投资热度持续提升。海水淡化、水体修复等行业细分市场机会涌现,上市、并购等资本动态成为市场热点。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积累,中国水务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效应、项目积累等方面已具备雄厚的实力,并冲破跨国企业的垄断初步走向,其中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水企“内外兼修”的助推器。资本市场为何会对水务行业青睐有加?在国内水务企业普遍面临业务转型升级、开启战略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又采取何种方式推波助澜?《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予以深入阐述。

    饮水思源:根源在于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环保部等多部委出台了水务方面的各项细化政策规划。投融资政策方面,2012年5月,*印发《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的通知》,预计“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人民币。其中,设施建设投资主要包括新增管网投资、新增处理能力投资、新增升级改造投资、新增污泥处理处置投资和新增再生水利用投资等五个方面为重点投资方向;产业政策方面,2012年3月*发布《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环保装备八项发展重点,其中水污染防治设备所涉及的膜生物反应器、城镇生活污水脱磷除氮深度处理设备、浸没式过滤水处理设备、上悬式移动格栅除污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设备、酸性烛刻液电解再生回用系统等等3大类、12个细分类别为重点研发方向;商业模式政策方面,2013年1月环保部印发《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为水务行业向环保综合服务模式的战略转型明确了方向。预计“十二五”期末,中国将形成50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环保服务企业,而城镇污水业务运行则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

    中国水务产业布局趋于完善 ,在国内市场已具备了与外资企业竞争的总体实力。产业链上游发展来看,水务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指水处理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相关原材料供应等环节,具体包括曝气设备、膜原件、水质监测设备等精密核心设备和管材管件、格栅、水泵等中低端配套设备。目前,国内在中低端配套设备方面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包括南京蓝深、江苏一环、无锡通用、宜兴泉溪等厂商以长三角经济区为核心区域,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在精密核心设备方面,我国在超、微滤膜及膜组件取得重大突破,碧水源、津膜科技、海南立晟等膜厂商凭借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专业膜法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结束了水处理精密核心设备*为外资垄断的窘况;产业链中游发展来看,水务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指工程建造及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环节。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工程将以中小规模为主,市场将向县、区、镇全面转移,而以桑德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凭借跨国水企所缺失的本土化、创新性优势在中游环节的竞争中“后来者居上”;产业链下游发展来看,水务行业的产业链下游主要是指为钢铁、纺织、造纸等工业企业和城镇人民生活提供水处理投资运营的服务环节。从运营总量来看,2012年中国水务运营市场进一步集中,法国威立雅、*股份、北控水务等三家企业日处理能力达到千万吨级。但是从新增水务运营能力来看,国内企业则遥遥,体现出强劲的后力。2012年北控水务新增运营能力遥遥,达到了日处理能力规模近300万吨的增长,突破威立雅规模*的位置指日可待,兴蓉投资、上实基建、*股份等企业的新增能力紧随其后。反观外资水企,2012年中法水务、威立雅等跨国企业的新增能力为59万吨,仅为北控水务的五分之一,后继乏力。

上一篇:国内*地方水质生物监测标准出台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