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汉密尔顿,哈美顿)微量注射器在大鼠、小鼠等实验动物注射上的应用方法和注射技巧
时间:2014-11-24 阅读:1062
1.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较为简单,一般都取背部及后腿皮下。小鼠通常在背部皮下注射,将皮肤拉起,注射针刺入皮下,把针尖轻轻向左右摆动,容易摆动则表明已刺入皮下,然后注射药物。拔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熟练者可把小鼠放在金属网上,一只手拉住鼠尾,小鼠以其习惯向前方爬动,在此状态下,易将注射针刺人背部皮下,注射药物。此法可用于大批注射时。注射药量为0.1~0.3ml/kg体重。
家兔皮下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中指将免的背部皮肤提起使成一皱折,并用食指按压皱折的一端,使成三角队增大皮下空隙,以利针刺。右手持注射器,自皱折下刺入。证实在皮下时,松开皱折,将药液注入。
豚鼠、大鼠、狗、猫等背部皮肤较厚,注射器针头不易进人,硬进容易折断针头,故给这些动物作皮下注射时不应选用背部皮肤。一般狗、猫多在大腿外例;豚鼠在后大腿内恻;大鼠可在左侧下腹部。
2. 皮内注射:此法用于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观察皮内反应。将动物注射部位的毛剪去,酒精消毒。用卡介苗注射器带4号细针头沿皮肤表浅层插入,随之慢慢注入一定量的药液。当溶液注入皮内时,可见到皮肤表面马上会鼓起桔皮样小泡,同时因注射部位局部缺血,皮肤上的毛孔极为明显。此小泡如不很快消失,则证明药液确实注射在皮内;如很快消失,就可能注在皮下,应重换部位注射。
3. 肌肉注射:此法比皮下和腹腔注射用得较少,但当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它溶剂中的药物时,常来用肌肉注射。选择动物肌肉发达部位注射,如猴、狗、猫、兔可注入两侧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时固定动物勿使其活动,将臀部注射部位被毛剪去,右手持注射器,使注射器与肌肉成60°角,一次刺入肌肉中,为防止药物进人血管,注药液之前要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则可注药,注射完毕后用手轻轻按摩注射部位,帮助药液吸收。大鼠、小鼠、豚鼠因其肌肉较小,不常作肌肉注射,如需肌注,可注射入大腿外侧肌肉。用5~6号针头注射,小鼠每腿不超过0.1 ml。
4. 腹腔注射:小白鼠腹腔注射时,左手固定好动物,将腹部朝上,右手将注射器的针头在下腹部腹白线稍向左的位置,从下腹部朝头方向刺入皮肤,针头到达皮下后,再向前进针3~5 ml,接着使注射针与皮肤呈45°角刺人腹肌,针尖通过腹肌后抵抗消失。在此处保持针尖不动的状态下,回抽针栓,如无回血或尿液,再以一定的速度轻轻注入药液。为避免刺破内脏,可将动物头部放低,使脏器移向横隔处。小鼠的一次注射量为0.1~0.2 ml/kg(体重)
大鼠腹腔注射与小鼠相同。注射量为1~2 ml/kg(体重)。
狗、猫、兔等动物腹腔内注射,可由助手抓住动物,使其腹部向上,注射部位都大致相似。兔在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约1 cm处,狗在脐后腹白线侧边1~2 cm处注射。
5. 静脉注射:根据不同动物的种类选择注射血管的部位。-般选择容易插入注射针的血管。因为是通过血管内给药,所以只限于液体药物,如果是混悬液,可能会因悬浮粒子较大而引起血管栓塞。
6. 小鼠一般多用尾静脉,注射前先将动物装入固定盒内固定好,使其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温水浸泡1-2 min或用75%酒精棉球擦之,使血管扩张并使表皮角质软化,以拇指和食指捏住尾根部的左右恻,使血管更加扩张,尾部静脉显得更清楚,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端部,以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使尾巴固定。用4号针头从左右两静脉注入。针头在尾静脉内平行推进少许,左手的三指捏住尾巴,并连针头和鼠尾一起捏住,以防动物活动时针头脱出。如针确已在血管内,则药液进入无阻,否则隆起发白出现皮丘,可拔出针再移向前插入。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左手拇指按住注射部位,右手放下注射器,取一棉球裹住注射部位并轻轻揉压,使血液和药液不致流出。需反复静脉注射时,尽可能从尾端开始,按次序向尾根部移动注射。一次注射量为0.05~0.1ml/kg(体重)。
尾静脉注射的要点是:注射前尾静脉尽量充血;要用较细的针头;针头刺入后,一定要使其与血管走向平行;当针头进入顺利无阻时,必须把针头和鼠尾一起固定好,不要晃动,以免出血造成血肿或溶液溢出;注射部位尽量选用尾静脉下1/3处,因此处皮薄,血管较易注入。
大鼠尚可切开皮肤注射于股静脉或颈外静脉,但需麻醉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