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仪器网五星7

收藏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是如何完成C、S元素定量分析的

时间:2020-08-13      阅读:1924

  红外线是指波长为 0.78~1000μm 的电磁波,分为三个区域:
 
  (1)近红外区: 0.78~2.5 μm;
 
  (2)中红外区: 2.5~25μm;
 
  (3)远红外区为:25~1000μm。
 
  绝大部分的红外仪器工作在中红外区。
 
  红外吸收: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 如CO2的C=O双键会发生弯曲、伸缩振动,其中有三种振动模式具有红外活性,会吸收对应频率的红外光,发生分子能级跃迁。同理,SO2分子也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
 
  C、S元素定量分析
 
  C和S均为非金属元素,它们的电负性相差不大(C:+2.5,S:+2.44),在金属或合金中都能形成相应的碳化物或硫化物。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中,待测样品在高频感应炉中高温加热熔融,炉顶吹入氧气,在高温富氧条件下,样品中的C、S都能被氧化成CO2和SO2,从样品中逸出。如铁、锰中C、S的测定:
 
  4Fe3C+13O2=6Fe2O3+4CO2↑
 
  Mn3C+3O2=Mn3O4+CO2↑
 
  3MnS+5O2=Mn3O4+3SO2↑
 
  3FeS+5O2=Fe3O4+3SO2↑
 
  逸出的CO2和SO2进入红外池中,用窄波长红外线照射CO2和SO2混合气体,CO2和SO2与一定波长的特征红外辐射耦合产生吸收,测试红外线照射前后的能量差,得到样品的吸光度,该吸光度满足朗伯-比尔定律,即吸光度与被测物质浓度成正比,通过这个关系即可计算得出CO2和SO2浓度,终转换为样品中C、S元素含量。
上一篇: 钢研纳克镉大米检测仪走进田间地头 下一篇: 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的构成和技术性能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