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锂电池材料行业报告:新能源,研发和成本双轮驱动
时间:2020-09-15 阅读:303
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锂电池原材料发展,国内企业竞争力凸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提升,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动力电池成为新增长点,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11万辆,同比增长342.86%;截止今年11月销量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38.61%;2016上半年全国兴起锂电池产业链投资,截至8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接近980亿元。锂电池原材料位于产业链中游,在电池结构中成本占比40%,是电池的容量和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背景下,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并抢占部分海外市场,国内锂电池原材料企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正极:群雄纷争,三元份额稳步提升
正极材料决定电池性能关键指标,占锂电池原材料成本30-40%。2015年正极材料产量为22.34万吨,出货量达18.9万吨,中日韩占据主要*;国内企业出货量占比46%;动力正极材料以NCM和LFP为主流。受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以LFP为主,纯电动乘用车以三元材料为主。三元材料因其能量密度优势将逐步成为主流,安全性和热稳定性正逐步改善,日本已有少量NCA供货。
负极:寡头格局,新型负极崭露头角
负极材料较为成熟、国产化率高,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的六大负极企业;2015年负极材料总出货量为11.08万吨,其中国内负极产量7.28万吨,以贝特瑞和杉杉股份为首。负极材料仍以传统石墨为主,包括人造和天然石墨。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进一步提升,新型负极如硅碳复合电极、钛酸锂负极、中间相碳微球等逐步应用于领域,稳定性和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隔膜:进口替代,湿法涂覆前景可期
隔膜用于充放电过程中锂电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输,占原材料成本15%-30%。2015 年隔膜出货量达到15.48 亿平方米,国内出货6.28亿平方米,占比稳步提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但国内隔膜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能利用率不高,跟国外产品结构有差距;同时国内隔膜产能释放周期较长,隔膜短时期仍然供不应求。未来湿法涂覆隔膜将在动力电池中逐步占据主导。
电解液:国产转移,配方完整*保胜出
电解液是锂电池获高电压、高比能的重要保证,在锂电池原材料中占比20-30%。2015年电解液整体产量为11.08万吨,集中在中日韩三国,并且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2015年国内电解液产量占比超五成,客户由早期的3C转向动力。电解液构成中溶剂门槛高,六氟磷酸锂为主流锂盐,添加剂的配方构成对导电性能影响显著。电解液市场拓展周期长,掌握完整配方工艺、产品规格齐全的电解液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选择研发能力突出、具备成本和客户优势的标的
锂电池原材料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材料供应主要取决于下游汽车和电池企业的需求,而上游又受制于锂、钴、石墨等矿产资源价格的限制。因此,1)从供应链体系来看,建议关注已进入主流电池厂供应链条的原材料企业;2)从材料布局方向看,建议关注研发实力雄厚,布局新型材料品种的企业;3)从同品种竞争看,随着特定产品产能过剩,具备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将胜出。落实到新三板标的,建议关注杉杉能源、天力锂能、纽米科技、安达科技、九九华立。
**************************************************************************************************
为了更好的解决正负极浆料在隔膜涂布上的均匀性,储存的稳定性,以及合适的搅拌工艺,采用哈克流变仪表征正负极浆料的粘度,触变性,粘度和剪切速率、温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哈克流变仪在质量一致性评价,浆料配方改进和加工工艺优化上,提供的表征技术解决方案。更多详情,请咨询4008-52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