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恒瑞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网免费8

收藏

中科院研究者构建新型超短碳纳米管纳米孔传感器

时间:2017-07-12      阅读:100

  中科院高能所吴海臣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构建了一种新型超短碳纳米管纳米孔传感器。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是zui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纳米孔两端施加一个外加电场,通过监测电解液流经纳米孔时的微弱电流信号变化(包括变化频率、幅度和指纹性信号)来判断穿越纳米孔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带电情况和结构特征等。
 
  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DNA测序研究,在单分子检测,单分应用研究也正蓬勃发展。目前纳米孔主要分为蛋白质纳米孔和无机固态纳米子化学反应及蛋白质折叠等领域中的孔两大类,由于这两类纳米孔各有优缺点,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构建不同材料和性质的新型纳米孔传感器。
 
  此次,中科院高能所吴海臣课题组将直径1~2nm,长度5~10nm的超短单壁碳纳米管稳定地插入到磷脂双层膜中构建了一种新型基于超短碳纳米管的纳米孔传感器,该传感器具备碳纳米管的一些*的物理性质,如亚原子级的平滑内表面、大π共轭体系和超疏水的内部环境等。同时,研究人员还利用这一纳米孔传感器进行了分子实验并取得成功。
 
  该项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碳纳米管内腔的离子,分子的输运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模型。北京恒瑞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新时期跨越机器人的“三座大山” 下一篇:引进液质联用仪 苏州已可本地检测苏丹红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