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幽门螺杆菌”怎么测?岛津MALDI-TOF iDPlus来助力
- 发布时间:2020/12/18 15:23:39
- 浏览次数:1322
导读
日常体检中,我们会进行两次大量的呼气
一次是使尽洪荒之力的肺活量测试
另一次就是比较平和的尿素(碳13)呼气检测
碳13呼气实验主要检测的就是
胃部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胃被认为是无菌的
胃中含有胃酸和蛋白水解酶
并且pH值只有0.9至1.8
在这样的酸度下,几乎没有微生物能够生存
但是,随着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胃中无菌的观念被打破了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事件屡见不鲜
作为已知的少数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菌种
不过数微米长的幽门螺杆菌
已感染了*约一半人口
尽管仅有10%可能引发胃溃疡
甚至胃癌的感染者需要治疗
但由于治疗的不规范或针对性不强
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久治不愈
快速鉴别幽门螺杆菌并针对性用药治疗
十分必要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弯曲状的微需氧菌。其寄生在人体胃幽门部的黏膜组织中,是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
幽门螺杆菌会在我们的胃壁上“打洞”然后钻进去,从而逃避胃酸的腐蚀。这样之后,我们的胃黏膜就会因此受损,变得千疮百孔,而在胃中有益消化的胃酸也就会轻易地通过幽门螺旋杆菌钻出的“孔洞”进一步腐蚀胃壁,威胁胃部健康。
幽门螺杆菌(绿色:幽门螺杆菌 紫色:胃黏膜组织)
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进而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的发生,严重者可发展为胃癌,据统计,67%-80%的胃溃疡病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病均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传统检测方法
基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上述疾病有重要作用。常见的检测方法分为非侵入性检测(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学试验)和侵入性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测)。
非侵入性检测: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就是碳13或碳14的呼气实验,采用幽门螺杆菌可分泌尿素酶而分解尿素的原理,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且结果较为准确,因此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检测方式。日常体检中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侵入性检测法:即通过胃镜活检。取出一块胃窦组织进行尿素酶染色检查。此种方法属于有创性操作,但是可以提取活体组织,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查而确诊。
岛津MALDI-TOF解决方案
传统方法存在成本高、易受药物干扰、容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缺点,因此建立更加快捷、准确的方法,对幽门螺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非常有意义。
于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别微生物方法通则(GB/T 33682-2017)》规定了MALDI-TOF鉴别微生物的方法通则,适用于各类从事微生物相关检验工作实验室对样品中微生物进行快速鉴定及研究,可鉴定微生物种属。
使用岛津MALDI-TOF iDplus Assurance、Confidence、Performance仪器,结合SARAMIS数据库,可以进行快速的微生物鉴定。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郑老师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郑老师近在开展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研究,使用岛津iDplus Performance进行样品检测。郑老师表示MALDI-TOF作为近年被广泛采用的微生物鉴定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高通量、日常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微生物样品培养好后,传统生化方法鉴定一般需要数小时(4小时以上)才能出结果,而MALDI-TOFZ快几分钟就能给出鉴定结果,检测周期大幅缩短是MALDI-TOF大的优势。
幽门螺杆菌MALDI-TOF鉴定流程图
SARAMIS数据库除自带的数万多张标准谱图(包括参考谱图和超级谱图),同时允许用户自建库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鉴定需要。在华西公卫实验室,根据采集到的样本菌株质谱图,进行了新的标准谱图创建,创建完毕,幽门螺杆菌样本均成功鉴定。SARAMIS数据库鉴定结果置信度阈值70%,高于70%即为阳性结果。
幽门螺杆菌质谱图
幽门螺杆菌数据库检索结果
(白色:创建新的标准谱图前,置信度0%,未鉴定;绿色:创建新的标准谱图后,置信度99.9%,成功鉴定)
结语
使用岛津MALDI-TOF iDPlus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SARAMIS数据库,可以快捷高效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快速鉴别,守护大家的胃部和身体健康。使用数据库的自建库功能,能进一步丰富完善数据库中的标准谱图,提升本地菌株的鉴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陈飞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幽门螺杆菌鉴定中的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01):31-35。
2. 郝Xiao妹,食品中幽门螺杆菌MALDI-TOF 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现代食品》,2019(02):144-148。
3. 罗燕萍等,自建MALDI-TOF MS微生物鉴定数据库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06):414-419。
撰稿人:黄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