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2027年,力争实现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 2024-07-08 10:00:18864
来源:仪表网
【仪器网 行业要闻】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7月4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印发《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本质安全提升为重点,支持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开展技术改造,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持续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提升,加速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7年,力争实现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方案》聚焦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加快引导制造业数字赋能、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重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等4项重点任务,深入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一)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针对工业母机、化工、工程机械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重点开展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及纯碱等老旧化工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针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动力电池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高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在化工、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加快更新一批试验检测先进设备。聚焦有色、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万项技改行动”。到2027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退出老旧设备2万台(套)以上。
(二)加快引导制造业数字赋能。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制造业与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和75%,新认定400个数字化车间、40个智能工厂。
(三)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产品设备能效诊断,鼓励企业采取融资租赁、节能效益分享等模式,与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节能设备和技术改造合作。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支持水泥、化工、有色、建材、钢铁等重点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实施一批产线设备协同更新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开展锅炉、电机、变压器、空调机组、空压机、换热器、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淘汰能效未达到准入水平的设备,优先支持更换能效达到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设备,2027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到2027年,全市工业重点领域建成产能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能效标杆水平产能保持在30%以上。
(四)重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化工、民爆等行业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装置实施安全改造,降低老旧装置工艺风险大、动设备故障率高、静设备易泄漏等潜在风险。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全社会层面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等升级改造与配备。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等重点场景,推广应用先进可靠安全装备。到2027年,更新服役超过10年化工老旧装置设备500台(套)。
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重庆将全面增强三方支撑能力,加快培育技术改造生态,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如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双向互通、市场侧与政府侧协调联动,构建形成“线上+线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加快落实“‘技改专项贷’二十条政策措施”“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政策措施”“技改九条”等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融资租赁贴息等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