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

登录

川仪股份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出炉”

2024-07-02 08:48:22837

来源:仪表网

  【仪器网 企业动态】6月30日,川仪股份(603100)公告,为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号召,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公司结合行业特点、自身发展战略、经营实际和投资者诉求,特制定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
 
  一、坚持聚焦主业,持续提升经营质量
 
  川仪股份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的比较领先企业,致力于工业领域的测量与控制,是一家以高端仪表装备和控制系统产品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聚焦“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三大核心主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引领、制造为基础、管理为支撑,持续“对标赶超”,促进主力产品优化升级,推动“数智川仪”建设,厚积薄发,持续成长,实现了稳健较快发展。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1,084.34万元,同比增长16.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382.98万元,同比增长28.44%;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512.49万元,同比增长21.89%。
 
  2024年,公司将笃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各主业单元深耕拓展,以“质”“量”并重的发展铸就价值投资基础,以高质量发展态势回报投资者。一是全力开拓市场。抢抓传统产业升级、国产化替代、重大项目设备更新等发展机遇,统筹做好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市政公用及环保等主体市场拓展与挖潜增效,持续提升市场渗透率;密切跟踪高端新材料、氢能、装备制造、煤化工、核电等市场增量需求,寻求更多发展新空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化与国内大型工程总包公司的项目合作“借船出海”,并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运营能力。二是加快产业拓展。立足现有业务结构,坚持内生外延结合,固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以“五大集群”夯实产业布局,依托“十大行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以“稳固供应链、充实产品线”为重点,锚定产品链、创新链、供应链等延链补链强链目标,开展产业调研和投资并购,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抓实降本增效。突出质量效益,持续夯实企业基本面的同时,多维度降成本、降“两金”,打造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有力提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回报率等。四是深化改革攻坚。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按照“止损、瘦身、提质、增效”八字方针,扎实推进止损治亏、存量资产盘活、风险隐患清除等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经营质效。
 
  二、强化创新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和关键。川仪股份长期坚持创新发展引领,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下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重庆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户、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1户;拥有从首席科学家到技术带头人的全系列技术创新人才队伍,11 个重庆市技术创新平台,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与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携手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持
 
  续创新能力。公司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促进技术进步及产品提档升级,先后打造了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电磁流量计、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等 4 个世界级产品;着力突破仪控设备“卡脖子”技术难题,一批核电、石油化工等中高端仪器仪表服务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为加快重大装备国产化、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引领国内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数智川仪”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走在行业前列。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有效专利946件(其中发明专利308件)、软件著作权268件;已建成43条智能生产线、7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2个重庆市创新示范智能工厂。
 
  站在2024年新起点,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公司将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加快培育、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产品攻坚和技术突破。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保障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保持 7%以上;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促进主力产品优化提升,向更高性能、更高质量升级;提速推动质量流量计、雷达物位计等潜力产品培育,不断拓宽品类赛道;继续攻关石油化工、核电等领域仪控设备“卡脖子”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多措并举发展控制系统、工业软件等,大力提升解决方案能力,拓展应用领域。二是持续夯实创新根基。进一步建优建强以川仪研究院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创新平台优化运行,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强化技术布局攻关和技术转化进度;充分发挥技术咨询委员会、董事会科技创新委员会作用,为公司创新方向、重点项目实施提供“智库”支撑;大力柔性引智引技,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为创新注入更多智慧动能。三是强化研发成果转化。切实把研发投入落实到研发项目主体上,强化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进一步完善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多维度科技创新评价与激励体系,充分运用研发项目收益分红、科技分红、年度科技成果奖励、“赛马机制”“揭榜挂帅”等,扎实推动研发攻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深入推进“数智川仪”。扩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建设成果,持续打造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行业标杆,驱动制造能力持续升级;灵活运用资本市场筹融资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综合运转能力,切实服务主业发展。
 
  三、注重投资回报,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上市以来,在兼顾公司的长远利益、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以及持续增长的业绩积极回报投资者,累计现金分红12.32亿元。2023年度,公司积极回应投资者诉求,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在现金分红的基础上首次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元(含税)转增 3 股,合计现金分红2.96亿元,同比增长25%,占合并报表中归母净利润的39.82%。
 
  2024年,公司将坚持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在章程中细化分红政策。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规定,及时修订完善章程中利润分配相关的条款,增加“可以进行中期分红”的制度性安排。二是持续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公司以三年为周期制定股东回报规划,增强股东回报的持续性和可预期性,2024年,结合行业特性、发展阶段和战略规划等,制定《公司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统筹好经营发展、业绩增长与投资回报的动态平衡,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更好回报。三是坚持稳定合理的分红。公司将认真贯彻“新国九条”的规定,全力推动提升经营质量的基础上,研究中期分红、多次分红的可行性,探索更为稳定、合理的现金分红政策,并将通过公开征集意见、调研投资者需求等方式,了解投资者诉求,进一步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四是注重市值管理和实践。加强常态化、体系化市值管理,制定市值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引导股东长期投资;针对二级市场波动,适时采取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管理层增持、发布澄清公告或提示性公告、召开投资者说明会或以其他方式回应投资者关切,积极维护公司市场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
 
  四、重视价值传递,促进市场沟通互信
 
  公司始终把信息披露作为价值传递的重要渠道,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基本原则,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临时公告、定期报告的可读性、有效性,努力挖掘经营亮点、充分揭示业务风险、持续细化信息披露口径,并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经营发展情况,满足各类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诉求,连续两年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 A 级评价。同时,公司积极开展规范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畅通投资者交流互动途径,及时回应各类投资者诉求、咨询和建议,2023年投资者提问回复率100%;不断创新业绩说明会形式,实现年报、半年报、季报全覆盖,通过 PPT 讲解、智能工厂“云参观”、年度回顾视频分享等方式,充分展示公司经营成果和发展成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等积极参与,深入解答投资者关切,增进投资者价值认同。2023年,公司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等多项荣誉。
 
  2024年,公司将继续丰富投资者沟通渠道,保持与市场高频、高质、高效的沟通,并通过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双向沟通机制,助力公司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持续提升披露质量。在遵循法定信息披露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公司将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不断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强化主动披露力度,提升公告可读性和披露有效性。同时主动挖掘经营亮点和特色,不断丰富定期报告、增加临时公告、充实 ESG 报告,向投资者立体、生动地展现公司各方面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进行价值判断。二是常态化开好业绩说明。安排不少于 3 场次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和独立董事参与的业绩说明会活动,公司管理层直面投资者的关注热点,以高标准业绩说明会传递川仪价值。三是注重多元沟通交流。根据公司业务、项目进展适时开展走进上市公司活动、投资者座谈会、分析师会议等;加强与中小股东的沟通交流,通过公司投资者热线、公开邮箱、上证 E 互动等多种方式与中小投资者保持沟通,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和信心。四是重视投资者意见反馈。在与投资者的日常交流沟通中认真听取并记录投资者反馈意见、收集投资者建议、了解投资者诉求,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传达;在充分论证后,根据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执行或改善相关工作,促进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坚持规范运作,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公司严格按照证券监管、国资监管要求,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切实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有机衔接,保障全体股东和各相关者利益。2023 年,公司积极响应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行动,在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中完善独董履职新要求,新建《董事会提案管理办法》《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管理办法》《董事调研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董事履职支撑机制,强化董监高履职规范,组织开展各类调研、培训,不断提高董监高科学决策水平。公司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 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
 
  2024年,公司将坚守合规、风险底线,加强科学治理和规范运行,发挥董事会治理优势,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努力建成战略清晰、决策科学、管理规范、运营高效、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一是完善治理制度体系。结合新《公司法》和最新监管政策,切实落实好相关治理要求,持续完善公司章程及相关制度,确保公司治理制度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有效性。二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稳妥推进董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实行业、法律、财务领域专家,促动董事成员性别多元、专业结构互补;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权利,推动董事会规范运作,提高董事履职能力,强化独立董事履职支撑,通过开展董事常规调研和专项调研、组织董监高履职培训、畅通独立董事与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沟通渠道、及时传递最新监管信息等多种方式,有效保障董事会深入、充分履行职权,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三是保持规范运作。常态化开展关联交易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的审议和披露程序,严禁违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超比例减持及短线交易,切实保护保护全体股东利益。四是积极践行 ESG 理念。将“绿色低碳、合规透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治理各领域,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不断完善 ESG 管理体系和机制,推动 ESG 实践,助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五是增强投资者在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积极邀请股东参加公司股东大会,加强重大事项的沟通交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强化约束激励,凝聚发展合力
 
  公司积极构建多维度激励机制体系,推动“关键少数”与公司长期利益保持一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公司以国企改革为契机,完善董监事履职评价体系,制定《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及薪酬管理办法》,促进董监事履职尽责;推行职业经理人改革、经营班子成员任期制契约化改革,通过实行年度目标、任期目标有机联动,强化经营层激励约束和考核监督,增强干事创业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公司推出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涵盖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强度、经济增加值等考核指标,充分调动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加强“关键少数”与公司、中小股东的风险共担及利益共享约束。一是深化履职尽责意识。与控股股东以及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人员保持更加紧密的沟通,加强最新的监管要求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宣导,不断增强“关键少数”对于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努力引导“关键少数”通过不减持或增持公司股份等方式,传递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二是严格逗硬考核。强化契约化管理和考核约束,推进董监事履职尽责、管理层有效执行战略和经营规划,进一步完善闭环管理;持续推动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落地实施,做好本次激励计划第一个限售期的考核工作,激励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积极关注股东利益,努力提升公司绩效。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严格落实市场化薪酬分配相关要求,结合换届工作,确认新任经理层任期目标和年度任务,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与经营业绩相挂钩,与同行业情况相协调,确保激励有力、约束有效,并探索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建立绩效薪酬追索机制等。
 
  公司将认真执行本次“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持续评估本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着力提升经营质量,以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的分红政策、真诚的沟通交流,回馈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切实履行好上市公司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重磅签约!华为数字能源与中国电建成都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科士达拟定增募资12.5亿元用于光储项目及福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