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

登录

能源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 2024年持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2024-01-03 14:37:331202

来源:化工仪器网

  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涉及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技术创新等方面,为我国能源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2023年以来,全国能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双提升、双平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我国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今年,绿电、绿氢灵活转换难题得以解决,海上稠油开发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煤电,绿证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运……我国能源事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稳蹄疾,一个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正逐步建立。
 
  解决绿电、绿氢转换难题 固态储氢开发项目并网发电
 
  2023年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态储氢开发项目在广东省广州市和云南省昆明市并网发电。在用电高峰时,该项目存储的165公斤氢能可持续稳定出力23小时。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破解了常温条件下以固态形式存储氢气的技术瓶颈,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固态储氢解决了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的难题。这一重大变革性技术未来有望成为推动电力系统向高级形态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量。
 
  降低稠油开发经济门槛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2023年4月25日,中国海油宣布,由其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稠油热采电潜注采一体化技术现场试验成功。稠油热采电潜泵注采一体化技术,解决了井下设备的“防暑降温”问题,可确保其在注采过程中安全、稳定运行。该技术可满足350摄氏度高温蒸汽注热工况,实现了一个注采周期内注采两次作业到一次作业的重大跨越,两个吞吐轮次内可节省井下作业成本约70%。这项技术可在渤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海域的稠油油田推广应用。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推动海上稠油油田的规模化经济开发,助力中国油气产量提升。
 
  开启钻探“万米时代” 深地塔科1井塔里木油田开钻
 
  2023年5月30日,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油田开钻。为保证钻井施工顺利,科研和工程人员通过世界领先的三维物探技术,大致“看清”了井位所在的地层结构。这相当于为万米深井要穿越的地层做了一次CT。为克服超高温、超高压的地下极端环境,科研人员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搭载“硬核”科技成果的钻井装备,如钻深可达12000米的钻机、适用于复杂地层的特种钻头等。深地塔科1井标志着我国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它将为我国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油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上线
 
  2023年6月29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电力充储放一张网1.0。“一张网”是目前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接入负荷类型最全、直控资源最多、应用场景最全的虚拟电厂平台。它以数字孪生、全景可控的形式,全量接入分布式资源,融合多源异构数据,包括17万个充电桩、5100个5G储能基站、6000个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1200个光伏站、15个储能示范站、13个车网互动站、46个换电站以及大型数据中心等资源。“一张网”还可与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协同,实现分布式资源可观、可测、可控。
 
  优化能源结构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煤电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其中,水电装机4.18亿千瓦,风电装机3.89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3亿千瓦。这是我国提出新型电力系统构想后取得的标志性成就。
 
  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覆盖所有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
 
  2023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该通知将绿证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并使绿证能直接用于全社会的绿电消费核算与认证。这让绿电交易体系更统一、更清晰。
 
  迎来绿氢产业发展里程碑 我国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投产
 
  2023年8月3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中国石化通过联合攻关、“揭榜挂帅”等形式,破解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及连续稳定向下游炼化企业供应的难题。这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被业界认为是我国绿氢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助力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 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大气田发现
 
  2023年10月23日,中国海油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2000米地层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该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加强深部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创新提出致密气与煤层气“互补式”“立体式”勘探理念;加强储层改造和排采工艺研究,利用已钻致密气低效井开展深部煤层气试验,实现了“老井新用”。
 
  这不仅大幅降低了作业成本,更加快了深煤层的勘探进程。针对深部煤层气增产难题,中国海油运用超大规模压裂技术,形成了适用于神府区块的深煤层开发技术体系,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成功发现了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煤层气田。
 
  增强核电科技创新能力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运
 
  2023年12月6日,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商运投产。建设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20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
 
  依托该项示范工程,我国系统掌握了高温气冷堆设计、制造、建设、调试、运维技术,培养了一批具备高温气冷堆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建立起以专利、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为核心的高温气冷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在多种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下,根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1.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2亿吨以上的历史高位,可用天数26天左右;
 
  2.新建原油产能2250万吨、天然气产能420亿立方米,全年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过4.5%;
 
  3.全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亿千瓦、同比增长12.9%,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经受住了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考验;
 
  4.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1.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已建成并网4516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准超过5000万千瓦;
 
  2.全国风光总装机突破10亿千瓦,在电力新增装机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户用光伏规模突破1亿千瓦、覆盖农户500多万;
 
  3.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清洁取暖率达到76%;
 
  4.预计全年核发绿证约1.76亿个,绿电交易电量累计达到约611亿千瓦时,分别是去年的7.8倍和10.5倍。
 
  三、能源改革创新纵深推进
 
  1.电力市场交易规模稳步扩大,预计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5.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占全社会用电量61.3%,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挖掘调峰潜力超1.17亿千瓦、增加清洁能源消纳1200亿千瓦时;
 
  2.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用电报装“三零”“三省”服务为电力用户节省办电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带动生产生活用能需求逐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能源安全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我国能源工作要继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资料参考来源:科技日报、国家能源局)

上一篇:海关总署发布《进出口化妆品中生育酚及α-生育酚醋酸酯的测定》等37项行业标准

下一篇:从高校出发 让科研“接地气”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