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0万+企业竞争 再来谈环境监测产业发展
- 2020-09-23 10:56:063116
来源:环保在线
【仪器网 能源环境】“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共有10多万家,2019年共新注册企业2万多家,同比增长近40%,2020年上半年新增近2万家企业,同比增长近9成”,这组数据近日在环保界掀起了一阵涟漪。
环境监测产业究竟有多火,看看这个涨幅也能窥见一斑。
早在几个月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 (2020-2035年)》就为环境监测产业后15年内的发展定好了风向标。“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这就是环境监测规划的总体考虑。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监测组织架构,国家和地方都在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如,已建成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数千,地表水监测断面过万,土壤环境监测点位数万,生态监测地面站若干。
甚至,环境一号A/B/C卫星网络,以及高分五号卫星等,都是环境监测组网的有力推手。
在一系列进展之外,仍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环境监测形势。
如,进一步实现精准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群众生活质量新需求,参与环境治理等。在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形成,法规标准有待加快完善,基础能力保障依然不足,数据质量还需把关的各类突出矛盾下,环境监测市场还应该继续“绷紧弦”。
纲要明确,到2025年,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科学、独立、、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全面建成。
政策驱动力显著,市场张力逐渐凸显。
新一轮的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环境监测产业发展已经开始在服务层面升级。也就是说,“运维为王”时代开启的环境监测服务空间越来越大,仅以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城市集群来说,就能达到一年上百亿。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看一看7173万元的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省级事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招标;1200万元的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支撑体系(质量管理LIMS系统)信息化项目采购招标;2300万元的天津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器项目......这还没完。
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佛山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升级——随着环保标准的收严,网格化监测体系的成型,这种类似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需求,将会撑起一片不容小觑的市场。
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支撑体系(质量管理LIMS系统)信息化项目采购——环境监测搭脉“新基建”的步伐不会慢,同样,其接驳黑科技的道路只会更顺畅,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已经看到了新起点。
福建:开展2020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考核——无论是企业自监测,还是第三方监测,创新环境监管方式的同时,更是对企业和第三方服务的又一次考验。环境监测数据这条“生命线”,先守好才能谈发展。
生态环境监测,在环保产业内“冉冉升起”,同时又在“出圈”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技术层面的提升不仅关乎各类环境检测仪器,也与生态系统感知技术、新材料与器件、卫星遥感技术,甚至AI人工智能、5G等融入的程度息息相关。
当然,参与环境监测,这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责任。
2020年8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生态环境监测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监测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其目的就在于公众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
据悉,此次活动将在1年的时间里,陆续经过19个城市,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宣传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显著成效,也将选择大气、水、辐射、噪声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监测问题,为公众答疑解惑。
而当人们更加关心环境监测数据,何尝不是倒逼环境监测“真、准、全”发展的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