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质谱新分析技术 实现脂质深度结构解析
- 2020-04-22 12:05:213130
来源:仪器网
【仪器网 行业要闻】脂质主要包括脂肪酸及酯或胺等脂肪酸天然发生的衍生物,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脂质是人体产能的三大营养元素与四大生物大分子之一,不仅参与调节人体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发育和分化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还与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脂质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
目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了已经发现了1000多种脂质分子,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脂质分子还在不断地被发现。脂质结构复杂且多样,具有脂质类型,脂肪酸链及sn位置,以及碳碳双键(C=C)数量、位置及几何结构等多重结构特征。然而现有的大规模脂质质谱分技术只能识别脂质类别和脂肪酰基链,因此,对脂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远远无法与基因和蛋白质相比。实现对脂质结构更精细的解析成为脂质研究突破的关键。
近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质谱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新的质谱分析方法,基于光衍生试剂2-乙酰吡啶和串联质谱,简单而有效地实现了大规模和接近完整的脂质结构表征,并具有强大的C = C位置和sn识别能力。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几年前,清华大学瑕瑜教授将光化学反应——Paternò-Büchi(PB)反应耦合到质谱来定位脂质中的C=C键。质谱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PB反应方法,结合sn位置特异性,使PB反应可以进行脂质的大规模、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通过选择2-乙酰基吡啶作为PB试剂,提高结构分析与定量的准确性。
该方法可以产生高丰度的诊断离子,用于明确识别C = C位置和sn-位置;可以获得足够或较高的PB反应产率;可以与电喷雾电离(ESI)兼容;并且可在大多数具备多级质谱功能的商用质谱仪上实现,无需对质谱仪进行改造,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研究团队对这种方法的生物医学应用展开了研究,利用该方法发现了脂质C=C异构体组成随乳腺癌细胞侵袭性连续变化,使脂质C=C异构体有了作为乳腺癌病情进展标记物的可能。还证实了脂质深度结构分析有用于疾病诊断的潜力。
资料来源:Nature自然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