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组器追索回国 科学仪器助力文物保存
- 2019-09-12 10:59:093938
来源:仪器网
【仪器网 时事聚焦】相信昨天的一则消息刷爆了大家朋友圈,那就是曾经流失到海外的青铜组器“曾伯克父”近日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网友们听到此消息后皆是欢欣鼓舞,纷纷留言感慨祖国如今的强大复兴。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在古曾国发现的文物,整组器具由鼎以及烹调食物的各种铸造精美的青铜器等组成,品类齐全,十分少见,而其所属的贵族母国曾国则是有着跨越700多年的历史。曾国建立于周咸王或周康王时期,史书又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曾国的历史在传世文献并不多见,而这次文物的回归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文化、曾国宗法世系以及青铜器断代与铸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次的青铜组器为我国近年来在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回归文物的价值,青铜器组回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化历史研究方面,更是我国日渐强大的象征。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我们经历了种种不平等对待,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和侵华战争时期,被掠走毁掉的珍贵文物数不胜数。而如同敦煌壁画一般被外国文物商人盗走,偷运出去的文物数目更是如满天繁星一般。被记录在《文物》周刊的王在水的文章中提到了,在上47个地区超过200家博物馆中,展示着160多万件中国国宝,仅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掠夺走了约360万件文物,而这只是统计的一部分数据,散落在海外民间的国宝数目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地位的日益提高,也在不断加大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力度,而且成立了的组织专门来做这件事。流失海外的文物如旧燕归巢般回到祖国的怀抱,形势喜人。可是仅仅将它们带回国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对它们进行专业的科学维护及保养。
文物保存首先考虑的是保存环境,不当的保存环境会极大的缩短文物的寿命,而保存环境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与湿度。文物保存时分为两类,无机质文物与有机质文物,无机质文物的存放环境总体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 30—55%,有机质类文物的存放环境总体为:温度:14—20℃,相对湿度 50—60%。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文物较为稳定,内部应力相对小,同时,这个时候环境对文物的影响较低,文物的自损也相当低。
在一般的条件下想要达到这样的环境有一点难度,这时候就要考虑文物保管方法以及专业仪器及设备,使用专业的文物恒温恒湿柜例如临安珍贵古董储藏箱是优选,因为这些展柜均按照文物保护标准来制作,如防辐射、温度及湿度控制、空气置换等都可按文物特性来设计。恒温恒湿柜由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湿度系统、送风循环系统以及传感器系统等组成,可以较好的完成存放要求,将不同类型的古董文物完善储存。
国宝文物都是经过了时间的挑选留下来祖先的宝贵遗产,代表了中华五千年上下的璀璨文化,妥善的保管以及完整的把它们传承给下一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