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空间逼近3000亿 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再踩“油门”
- 2018-11-16 08:58:45143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从燃煤电厂到非电行业,大气治理正朝着这条路径逐步推进。通过近十年治理持续推进,在煤电减排潜力有限的发展情况下,非电行业成为进一步减排的主要领域。
在绝大多数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市场接近饱和的大背景下,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正在成为新一轮蓝天保卫战的增量市场。
当前,火电行业污染物进一步削减面临边际空间递减、边际成本攀升的制约,大气污染治理主战场已转移至非电行业。非电领域包含各种工业过程的烟气治理,涉及水泥、玻璃、石化、冶金等。“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来源是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曾指出。且分布了40多万台量大面广的燃煤锅炉,量大面广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采暖用煤数量更是惊人。
为实现大气十条和“十三五”规划的治理目标,推进非电行业大气治理将是相对更经济的路径。根据《脱硫脱硝行业2017年发展报告》,去年全年焦化、钢铁、化工等非电行业以50%的消耗占比,成为用煤量大的领域。这也意味着,要实现空气质量达标要求,非电行业至少还需削减50%以上的排放量。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工业企业排污许可颁发和排污升级改造将扩大减排治理市场空间,尤其针对非电领域的重点行业。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要提高行业的排放标准、实现限期达标。另据公开资料,迄今已有超过20 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对钢铁、建材、有色、火电、锅炉、焦化等多个工业行业全面增加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要求。“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也将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作为25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之一。“环保部将紧紧抓住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这个主要矛盾,加快推进工业炉窑燃煤锅炉和散煤等污染的治理。”刘炳江进而指出。
但由于非电业主、环保供应商等各方因素,加上技术远不及火电技术成熟,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仍处于萌芽阶段。一方面,由于非电领域自身范围广、细分行业多,不同行业之间的生产工艺差异大,导致污染排放特性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因烟气成分和工况更加复杂,钢铁等非电领域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要求更高,目前未真正得以应用推广。同时,非电领域在经济性方面更敏感,需要有更好的技术,适应非电行业小的机组,以降低投入成本,达到改造要求。
提标改造工作接踵而来,技术瓶颈如何突破?对于环保企业的运营,业界的普遍见解是,可采用第三方治理的模式,该模式除了促进排污企业与环保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可解决政府监管方面的难题。随着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市场空间逐步扩容,市场竞争随之日趋激烈,而竞争激烈的热点将是低温脱硝技术。迄今真正做创新的企业一种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另一种是真正从0到1的过程。而现有技术如何结合烟气特点实现量体裁衣,提升非电领域工业烟气净化成效,成了当前非电行业烟气治理领域的必由之路。
多项层设计的出台不仅提升了大气污染防治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脱硫脱硝委员会预测显示,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在内的主要非电行业大气治理市场空间高甚至可达3000亿元。具体来看,钢铁脱硫市场空间主要体现于改造领域,未来推进专业的第三方运营环境服务将是大势所趋。一旦市场爆发,对监控、监测系统的安装要求也将带动环境监测设备和运维领域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