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场报告集锦!CSLIBS 2018首日圆满落幕
- 2018-03-24 19:45:084603
来源:中国仪器网 作者:禾春
【中国仪器网 会展报道】 3月24日下午,“第六届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研讨会(CSLIBS 2018)”下午场报告会在分会主席的主持下开始。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报告,本文摘录了部分报告内容。
会议现场
演讲嘉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邵晓鹏
报告题目:计算成像技术及应用
传统光学成像技术由于受到物理上的限制,在探测距离、成像分辨率与视场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对此,课题组引入计算成像技术,通过对计算成像技术的分析,对其中的数学问题和物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计算成像技术深入研究,课题组发展了多孔成像技术、散射成像技术、编码成像技术等给出应用实例。此外,课题组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光电系统中的应用做出相关研究。
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博士 候宗余
报告题目:使用黑体辐射强度修正CF-LIBS中自吸收相应的方法
CF-LIBS是利用谱线强度和等离子体本身的参数用于定量分析,这种方法不需要一系列标样就可建立标定曲线,可以有效克服基体效应。课题组采用LIBS光谱,根据计算求出黑体辐射强度,根据强度和其他参数绘制玻尔兹曼平面,后通过一系列计算CF结果。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报告人表示,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演讲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郭连波
报告题目:轻元素分子光谱的LIBS检测研究及应用
轻元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在农业,医药,冶金,核工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LIBS 技术作为一种光谱分析技术,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的特点。但这项技术在分析某些轻元素时存在的自吸收效应以及同位素分析中原子光谱位移小导致谱峰重叠等难题。课题组通过研究自吸收评价函数SA,发现减小谱线的粒子数密度和振子强度能简单有效地抑制自吸收效应。实验表明255.14 nm和258.80 nm两条硼分子线R2分别为0.9723和0.9857。然而,为了提高光谱强度以及定量分析效果,课题组提出利用 LIBS-LIRF 技术进一步改善分子光谱的定量效果。通过对两种激发模式(基态激发LIRFG和激发态激发LIRFE)探索,团队发现 LIRFG具有较好的灵敏度,而LIRFE更具准确性。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LIBS 分子光谱技术在检测轻元素及其同位素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演讲嘉宾: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孙兰香
报告题目:LIBS在铝行业的应用于仪器开发
演讲嘉宾:湖北工程学院博士 曾庆栋
报告题目:移动式/便携式LIBS的研究与开发及其在钢铁监测中的应用
演讲嘉宾:山东东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工程师 张勇
报告题目:Spec Analyser LIBS光谱分析软件开发及功能简介
演讲嘉宾: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郑荣儿
报告题目:“关于水下原位光谱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思考”和“LIBS水下原位探测技术研究与开发”
在“LIBS水下原位探测技术研究与开发”报告中,深海热液化学成分的检测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热液区生态研究都极为重要,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化学传感器由于其无需样品预处理、非接触、分析速度快、多种成分同时探测等特点而具有海洋原位探测优势。课题组对原先的 LIBS 系统进行了改进,主要有三方面:,针对水体探测,将之前的深海 LIBS 系统进行小型化设计,更方便搭载;第二,针对固体探测,开展带探头 LIBS 系统设计;第三,开展 LIBS 光谱与拉曼光谱等其他光谱技术的联合。
在“关于水下原位光谱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思考”报告中,郑荣儿表示,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潜器和观测平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何提升深潜器的作业能力、如何借助于这些平台获得有突破性的科学成果成为海洋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发展新型海洋原位传感器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以完成特殊的观测目的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所以这些需求给水下原位光谱技术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后郑荣儿表示,虽然我国存在海洋传感器的发展误区,但通过科学规划、提升制造和检测工艺、建立标准化,这项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会有更好的发展。
演讲嘉宾: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 付洪波
报告题目:无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存在的问题及新进展
自CF-LIBS在 1999 年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在无需样品预处理和克服基体效应方面的优势,已被科研人员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各类分析样品。限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并不满足 CF-LIBS 要求的一些基本假设,所以其分析度仍然不足。鉴于 CF-LIBS 的独特优势,为了提高其分析精度,课题组主要从实验设置和基本理论假设两方面对影响CF-LIBS分析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采集延迟和自吸收修正方面对算法进行相应的改进。
演讲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博士 郝中骐
报告题目:两点矫正法改善LIBS定量分析长时可重复性研究
CSLIBS 2018首日学术报告会在此告一段落,明天将有近二十位专家学者登台演讲。欢迎持续关注中国仪器网发回的现场报道!